麻省理工20号楼

1942年,为了满足二战中对核能的研究需求,麻省理工学院临时建造20号楼。由于时间紧迫,整幢楼的设计只用了一个下午。而战时钢材料严重短缺,主要建材用的是胶合板、空心砖和石棉。

仓促上马的20号楼显然不是理想的工作场所。除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从外面看,这是一座长而简陋的三层建筑;从里面看,则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没有标识,连防火墙都没有。

这样的“危楼”之所以通过审批,只是因为按照计划,这幢楼将在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之内拆除。

二战结束后,核能实验室从20号楼撤出;但随即实施的《军人安置法案》导致大批学生涌入学校,教学场地不够用,20号楼不得不暂缓拆除计划,超期服务。

因为是“临时观点”,所以20号楼的一切都是乱套的。

不同学科的研究部门及人员插空安排,因为内部像迷宫且无标识,研究人员在里面经常迷路,走到其它研究部门的房间,偶然中有了很多跨领域的思想碰撞,触发了很多创新灵感!

用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的话来说:“当思维或身体浮动时,有些原子会脱离固定位置,朝四面八方移动……不断随机连接,当产生意外而有效的结合时,灵感闪现。”

20号楼样貌丑陋、环境恶劣,然而它却在短短两年内就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美国五分之一的物理学家和9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在这里,科学家们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雷达辐射实验对雷达的进一步研发,把雷达变成了战场上的重要武器。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原子弹可以结束战争,雷达则可以赢得战争。

二战后,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陆续在这里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原子钟、最早的粒子加速器、哈罗德·埃杰顿拍摄的子弹穿过苹果的定格摄影照片。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在这里成立了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黑客文化就此诞生。第一个街机风格的太空战视频模拟游戏《星际飞行》也在此诞生。

科学家杰瑞·莱特文也是在这栋楼里完成了认知科学领域的重量级论文《青蛙的眼睛透露了大脑的秘密》。

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和莫里斯·哈利在20号楼革新了语言学。

也是在20号楼,利奥·白瑞纳克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消声室,阿玛尔博士革新了扬声器,并创建了博士(BOSE)音响公司。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也是从20号楼走出来的举足轻重的科技公司。

20号楼是一个不同学科领域的集合体,人们称赞它时,常常会惊叹于它不知不觉就把人们凑到一起进而产生创意的独特属性。

20号楼的原址上耸立着一栋新建筑,取代它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施塔特中心。

2020-08-20 17:00
View:0